“五·四”青年演讲比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5-12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东北地理所 徐莹莹

 

曾经我们中国有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就是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满含着对祖国的热爱,而我们的祖国从那时的落后挨打发展至今天的繁荣昌盛,也正是因为有无数的爱国人士,像周总理那样放弃了自身的荣誉,为祖国的崛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

钱学森从小十分爱国,他为了报销祖国而努力学习,但当时动荡的社会却无法让他施展才华。1935年,钱学森乘船赴美留学,此时他也按下决心,一定要早日回国报销祖国。10年之后,钱学森已成为当时一流的火箭专家,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梦寐以求的名誉、地位和舒适的生活。但钱学森从未想过长期在美国生活,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了回国申请,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回国意愿竟然酿成了一场浩劫。1950年,钱学森遭到了美国司法局无理的逮捕,在看守所,他受到了像犯人似的种种折磨。可我们这位海外赤子,孤然一身,面对强大的美国反动势力,他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显现出了无比的英勇与无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

1955年,经过多番磨难,钱学森的回国愿望终于如愿以偿了,当他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刹那,他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激动,不由得大声感慨道:“祖国,妈妈,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没有惧怕敌人的毒打,也没有被巨大的财富所诱惑,为了祖国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当时经济条件最困难的新中国,也由于他的回国效力,我国的导弹、原子弹发射向前推进了20年。

有人说我们的祖国现在强大了,再也不是那个建国初期物质匮乏的新中国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他们的爱国情操、科研精神固然值得我们敬佩,但我国目前的GDP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在这样的大好发展形势下,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科研人员还有什么动力继续奋斗呢?

可大家可曾想过,虽然我国的科研实力有了巨大提升,但比如先进的战斗机、大型客机的发动机、软件专利技术等,在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来一直依靠大批量的从国外购买和引进,可以说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是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的。改革开放30多年了,还停留在引进加工挣小钱的状态,这样的形势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所以今天我们再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守旧,因为一个大国的崛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虽然科学没有国界,我们中国现在还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国外留学,可是无论你在哪里,都别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你学业有成的时候,更不要忘记那个一直养育你但却并不强大的祖国正在等着你!

有幸的是我们这些中科院的学子正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我认为只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才是最好的对祖国的回报。当我们顶着烈日、淋着大雨在野外采样的时候;当我们彻夜不眠在实验室分析测试的时候;当我们用尽心血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被任何困难吓倒,只要我们心存国家,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祖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空洞的名词,她是我们的前进方向,是我们的精神动力!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文章会越来越多的被国外高级别的期刊发表,我们的软件专利技术也会推广到世界各国,而那时我们自己的名字已不再重要,我们是想让全世界知道,有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正与日俱增,有一个国家正在世界的东方迅速崛起,她就是中国!

所以,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如果还有人问我们,搞科研做学术究竟为了什么,我们也可以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