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 快乐人生
长春光机所 李树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岗位,快乐人生”
在我演讲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说起编辑工作,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
在一些同志看来,编辑工作非常艰苦,非常乏味。“剪刀加浆糊,为人作嫁衣”,无数次的校对,无数次的修改。似乎编辑工作给人的感觉总是这么低沉。
而今天,我要给大家演绎一段全新的编辑生活。
2006年盛夏,踌躇满志的我踏入光机所编辑部的大门。当时,一本月刊,一期几百页,而整个出版工作只有3个人来完成。
尽管工作强度和压力非常大,但正如孔夫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逐渐感受到了编辑工作的无穷奥妙,所以编撰书刊成为我乐此不疲的事情。
每期数十篇的稿件,让我了解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发展;几十篇英文摘要的揣摩与润色时刻加强我的外语水平;参考文献的校对,让我知道了那么多与光学、仪器仪表专业相关的期刊、会议、书籍、专利……甚至连作者简介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别样的学习经历。看着那一张张表情丰富的作者照片,思考着他们背后精彩的人生故事,真是妙趣横生。也正是因为编辑工作,我认识了周围很多的同志。每次和同事聊天,他们都惊诧于我庞杂的人脉资源。每当说起周围的一个同志,我几乎能说出她详细的履历。所以很多同志调侃地说:“树军,你不应该做编辑,应该去当间谍。”我就很自豪地回答:“对呀!我们编辑就是间谍,好的文章,好的作者群不被发现,就是编辑的失职。所以,不想当间谍的编辑,就不是好编辑。”与作者、专家的电话和邮件交流,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我经常刨根问底地咨询他们很多专业问题。他们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我不但获取了知识,还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就这样,我们编辑在帷幄之内,思维在千里之外,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我要“把板凳坐穿,键盘敲烂,电话打爆”,努力地朝着一个学者型的编辑迈进。
如果说编辑坐在家中是一个学者,那么走到外边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社会活动家。编辑部“躲进小楼度春风”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坐穿板凳是修炼我们的内功,参加社会活动是修炼我们的外功。编辑讲究内外兼修、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每年编辑部都要参加很多学术会议。会场里,饭桌上,考察中,我不遗余力地专家主动交流,向他们约稿,请他们审稿,并适时地宣传期刊的发展。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不像是编辑,更像是记者。撇开羞涩与腼腆,更多了从容与大方。后来,我们不满足于现状。很多会议,如果可能我都要求一个读者见面会。在上百人的会场宣传我们的期刊,并且面对面的回答专家的提问,此时一种新闻发言人的快感又油然而生。慢慢地,随着参与会议的逐渐深入,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学会的认可。去年,我当选为精密机械分会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主要负责联系协调委员们的相关事宜。而就在刚刚不久,我又受重庆大学的邀请,做了关于期刊发展的报告。更为难得的是,另一位报告人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专家、资深教授杨静宇先生。一个小编辑与老专家同台讲学,可以说明一点,由于我们编辑的努力,学术界内更加认可我们的期刊工作。
五年的编辑生涯,我改变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期刊更是大踏步地前进。我也愈加热爱编辑工作。是他给了我广阔的舞台来施展才华,是他给我创造如此多的机会来提升自我,是他给了我丰富的经历和宝贵的体验。我要沿着这条路更加坚定地走下去,继续我平凡快乐的编辑人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