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演讲比赛

青春不停,永远跟党走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1-05-12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青春不停,永远跟党走

长春应化所王璐璐

亲爱的朋友们: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首先对各位青年朋友们道一声:“节日快乐”!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却是贫血的青春。我们要怎样才能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回首昨天,一部写满血与泪的近代史依然在记忆深处。当坚船利炮撞开天朝大门,五千年的文明成了屈辱的陪衬。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从此,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从此,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从那时起,一代代优秀青年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代代优秀青年党员紧跟共产党的步伐,始终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唱响了坚韧与顽强,唱响了灵魂与精神!

1946年,年青的科学家华罗庚在访问苏联科学院的时候,望着那一幢幢巍峨的大厦,曾不禁感慨:“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哪天亦能在我们自己国家的伟大的科学院内,安心地做着我们的研究呢?

1949年10月1日,一个雄浑的声音在天安门响了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连年战争,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烂摊子。1950年,美国把侵略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的核试验艰难起步,苏联人却将专家悄悄撤走,将所有的图纸资料烧个尽光,甚至连一小瓶润滑的氟油都随身带走。 “要搞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那时候,全中国只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精密的数据就用算盘打出来!基地的粮食供应都断绝了,科学家们咬牙挺立!我们老一辈的科学家,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艰难起步。当伟大的原子弹工程即将拉下帷幕,人们在心底默默祈祷:5、4、3、2、1——在一段短暂的寂静之后,突然,铁塔那里迸发出强烈的闪光,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升起了一朵极为壮观的蘑菇云……我们都知道,这一切,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功不可没。然而,钱学森先生一贯反对别人称他为“导弹之父”,早年当他获知自己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时,激动得彻夜难眠。“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时光荏苒,老一辈科学家的梦想在我们身上实现,如今我们科学院的学子们拥有着世界一流的科研环境,建设祖国的重任也落在了我们肩上。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时代,面对昨日的科幻已变为现实,面对数字化、智能机器人、基因工程,我们要如何做到问心无愧?我们需要理性,需要冷静,需要承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亲爱的朋友们,在我演讲的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把手放在自己的胸膛,去感受那颗年轻的心脏,去感受那奔腾的热血!新中国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股搏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