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似锦,沃野生金。
自从见识了“无人农场”春天的无人播种,夏天的田间管理,我们就一直期待着它的秋收,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按照约定,满怀期待,10月13日一大早,我们出发前往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公主岭示范基地的“无人农场”。
天高云淡,金黄的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路旁的玉米地里不时可见农民跟着机械忙碌的身影。
走进“无人农场”,两个月的光景,夏天那片绿油油的玉米地已然换了新衣,淡黄色的玉米秆上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玉米闪着金光。两辆无人驾驶的收割机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正在进行收获作业。看到我们,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国双从地里大步走了过来,晒得黝黑的脸上满是喜悦:“今年的玉米长得特别好!”
随着收割机行进的步伐,一行行玉米顷刻之间被“吃”进去,绞碎的秸秆再“吐”向大地。前进、转弯、倒退、继续前进,一系列腾转挪移的动作完全由收割机独自校准完成,虽然在凹凸不平的垄沟垄台间“行走”,仍步履稳健,精准到位。
陈国双介绍说:“这两台都是无人驾驶收割机,分别是玉米籽粒直收机和玉米茎穗兼收机,跟春天的无人播种机一样,收割机上的控制系统通过北斗导航系统设定一个路径,农机就可以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行走作业。事前,我们会仔细丈量好株行距,特别是行距,调整好收割机的作业宽幅和作业面积,以及转弯半径,输入到系统里,机器启动后就会按照导航系统自动进行操作。”
“通过两种收割机不同的处理方式,收获的玉米有整穗的,也有颗粒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秸秆的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茎穗兼收机中的秸秆经过打包集中处理,将会被做成秸秆黄储发酵饲料;从籽粒直收机中被直接喷吐到地里的秸秆,将会通过秸秆覆盖进行保护性耕作,或者是深翻还田。”陈国双介绍说。
收割机报警系统响起,显示玉米已经收满了!在玉米茎穗兼收机行走的过程中,玉米和秸秆同时都被收了进去,并被分别留存在不同的空间里,随着收割机宽大的车斗升起,一穗穗金黄饱满的玉米霎时倾落到收粮车里,瞬间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金山;另一边,玉米籽粒直收机也开始“卸货”,收割机走过的地方,吐出满地秸秆,上方长长的机械手臂伸展开来,一粒粒玉米如瀑布般喷涌而下,“大珠小珠”散落满地金黄。
如果说,无人耕种的准确精细性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上发挥了作用,那么无人收割的优势就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成本上。
“无人驾驶收割机理论上车速是每小时6000米,去掉停车倒粮的时间,每小时可收获15-25亩,面积越大收获效率就越高,10小时就能收150亩以上,而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它操作简单、行驶路径直、轨迹偏差小,和传统收割方式相比,无人农场的收割速度提升了2-3倍,以1000亩地为例,大约可以节省传统劳动力20到30人左右,减轻了农民的人工压力和经济负担。”陈国双说道。
在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陈国双和团队所承担的不仅仅是用科技手段保护好用好黑土地的重任,更担负着现代农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原来以为老百姓对我们的科技农业不感兴趣,实际上当他们真正看到由无人驾驶系统操纵的播种机和收割机作业以后,都觉得很神奇,才知道原来农业还可以这样做。尤其是看到通过科技的参与,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对我们的技术也更信服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锐说,这一刻,特别让他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播下春的希望,享受夏的蓬勃,收获秋的喜悦。几个月来,陈国双带着团队在“无人农场”风里来雨里去,摸爬滚打,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秋收结束,接下来,是不是可以好好歇歇了?”面对记者的提问,陈国双摇了摇头,笑着说:“不能歇,今年是我们耕种管收无人操作系统正式落地的第一年,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开心,但后续还有好多事需要做呢。”
“冬天‘无人农场’会做些什么呢?”“等你们冬天来的时候就知道了。”陈国双笑而不语,与我们约定:冬天再见!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刘怀 李开宇 王萌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