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时,吉林西部,长岭县北正镇关山屯撂荒的盐碱地上多了一片“新绿”。看着足有一人多高的茂密青草,想着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寸草难生的“碱巴拉”,农户叶树文总觉得眼前一切美得难以置信。“我们这儿是重度盐碱地,压根儿没想过能长出东西来!天天来看,都不敢相信!”
年近六旬的叶树文是土生土长的长岭人,在屯里盐碱程度相对较轻的土地上种了三十多年大田,是种地的一把好手。曾经,他也几次尝试着想要把无人问津的重度盐碱地利用起来,却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对土地有着深厚情感的叶树文一直没有放弃希望。
今年春季,“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三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团队的宋显伟青年研究员来到长岭,进行“肥、饲兼用豆科田菁驱动重度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技术示范”。
得知科研人员在当地寻求合作伙伴,叶树文几经思量,决定毛遂自荐。“我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但是人家专家说能行,我就想试试,看看这东西到底能不能长出来,能不能有产量。”
出于对科研工作者的信任和对科学技术的信心,五月中旬,叶树文在种完了自家的苞米地后,带着农用机械来到示范区,在科研团队指导下,种起了此前闻所未闻豆科绿肥——田菁。他说:“这个种子比芝麻粒大不多少,一米播100个,种下去10天还没怎么发芽,有点着急。没成想发出来之后嗖嗖长,俩月就长到将近两米。前阵子下雨我还担心会不会涝了,结果水下去之后,杂草都没了,田菁一点不受影响,一年能收两茬。”
叶树文
叶树文说,田菁是饲草,牛羊都爱吃,当地养殖户众多,已经有不少人打算收购。“销路一点不愁,投入也不算太大,有账算。种上几年估计咱这地也就能好起来了!”他一边说,一边拂过田菁茂盛的枝叶,畅想着盐碱地美好的明天。
不久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岭示范区迎来了专家组,对本年度试种的一百亩田菁进行现场测产评估。“1平方米范围内,田菁的平均株高是185厘米,平均的株数是134株,1平方米的产量现场实测是3.77公斤,折合亩产是2513.46公斤,根据干鲜比,预计干草产量最少在620公斤左右。”
听到专家组负责人宣布结果,不只叶树文喜上眉梢,曹晓风院士团队的科研工作者们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团队核心成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宋显伟说:“产量比较满意,超出预期。在这种重度的盐碱地上,我们基本上没采取任何改良措施,只是在种植的时候施加了磷肥,然后就这样种下去了,出苗、生长还都挺好的。”
曹晓风院士团队
左三曹晓风院士、左二宋显伟青年研究员
事实上,早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打响前,曹晓风院士团队便已经开始面向国家盐碱地改良和利用这一重大需求,明确了科研的方向。“我们还是比较注重生物改良,由改良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利用耐盐碱植物驱动盐碱地生物改良更加绿色环保,经济性也会更加好一些。”宋显伟说。
于是,在搜集了800多份绿肥和饲草后,科研人员野外作业、克服种种困难,做了大量实验,最终选定了耐盐碱能力强且能产生固氮根瘤的豆科作物——田菁。“田菁在pH10左右的盐碱地都能生长,对于盐碱地改土培肥的作用效果非常好。此外,它茎叶繁茂,草质柔软,生物量大,特别是蛋白含量高,初花期整株粗蛋白含量高达24-28%,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可多次刈割,有很大潜力开发成一种高蛋白优质饲料。”
随后,科研团队收集了国内外近400份田菁种质资源,利用野生驯化、杂交选育等方式,成功选育出6个高产、优质的田菁新品系,其中1个已通过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申请,并以此构建了新型盐碱草地改良技术。
今年,曹晓风院士团队带着基于田菁驱动的盐碱地改良和利用技术来到吉林,用示范成果再次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可行性,不仅让生活在吉林西部的种植户们看到了改土换地的新希望,也为其后续推广赢得了更多认可与支持。中国科学院长岭草地农牧生态研究站副站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迎新说:“田菁这个技术现在从测产的结果上看基本比较成熟了。下一步,我们还要看田菁翻压还田对土壤改良效果以及田菁收获之后饲喂的效果,这么高的产量再有饲喂的价值,推广的空间就非常大了。”
记者:赵孟秋
编辑:姜力文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