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定于9月8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将表彰奖励2020年度省科技奖获奖人员,并向2020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最高奖获得者颁奖。
“可能在获奖的项目团队中,我是年纪最小的,但是我从事黑土研究的时间可不短。”“80后”邹文秀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经过17载躬耕黑土、联合攻关,她所在研究团队完成的“黑土区耕地土壤快速培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果在“黑龙江省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文件中被采纳、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推技术、连续6年被省农业农村厅采纳指导农业生产,为黑土地保护、“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首次划分黑土退化类型
创新理念和技术集成新模式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因长期过度垦殖和用养失调、加之水土流失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黑土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问题,直接影响到耕地生产力的提升。”邹文秀介绍,研究发现黑土地退化主要集中在黑土表层,由侵蚀导致黑土层变薄、由过度垦殖导致黑土层中腐质化物质急剧减少而变瘦和变硬,同时也存在部分原生障碍。在这个背景下开展黑土地保护研究,用创新技术和生产模式阻控黑土退化进程、培育已退化的黑土,普及先进的土壤耕作培肥知识与技能,是他们的科研初衷。
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牵头联合省农业环境与耕地保护站、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两家单位共同完成了“黑土区耕地土壤快速培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系统研究了黑土退化机理,提出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
该项目最大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划分了黑土退化类型,为技术研发明确了靶点问题,同时基于三项创新技术,集成了黑土层保育模式、黑土层退化阻控模式、黑土肥力快速提升模式三种创新优化模式,得到了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项目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多年如一日攻坚克难
用科学数据回应质疑
技术成熟需要一定时间;跟踪作物生长情况,也有一定的周期。这就意味着从事黑土地保护研究,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成果,所研发的技术和模式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就得到推广应用,唯有坚持不懈和踏实肯干才能取得突破。项目的引路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韩晓增研究员就是这么做的。
“没有他的带领就没有我们这项成果。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韩晓增研究员开展了40多年的黑土研究。正是基于这些长期定位试验和实验数据,我们才得以进行机理揭示,进而划分黑土退化类型。”邹文秀说。
作物生长情况不佳或者是产量不好的因素有很多,遇到困难需要一一复盘寻找原因,要不断根据土壤情况、作物生长情况修正技术参数和方案,因此他们工作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足迹深深印刻在田间地头。
针对改良三种土壤退化类型,项目团队都应用到了秸秆还田技术,或在耕作的时候深混有机肥,或深混有机肥、化肥和调理剂。当时就有很多人质疑秸秆还田之后会不会影响作物出苗和土壤含水量。
要用科学数据来回应大家关切的问题。项目团队从作物播种后就开始跟踪,进行大量的田间调查研究。“我们要用试验研究和调查数据告诉大家,秸秆在土壤中一个月是什么样、半年之后是什么样。”邹文秀说。
技术推广三级联动
增产增收筑牢大粮仓
2008年以来,项目团队在我省的25个县市开展示范推广与应用。2015年以来,在东北黑土区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63亿亩,增产粮豆83.3亿公斤,增加收入118.6亿元。
“我们越发意识到黑土保护这项工作十分迫切,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去推广技术,重点在于要让实施主体真正掌握技术。”邹文秀说,团队成员平均每人每年至少要在田间地头待四个月。同时,还对当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再由他们把技术推广给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引导他们学习技术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提升技术到位率。目前已经形成了专家、基层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三级推广机制,目的是培养一批黑土地保护与肥力提升人才,加快关键技术转化落地,支撑我省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稳产增产。
“推广初期,我们首先在海伦站附近找地块,一开始有农户对我们不是很认可,认为土壤17厘米以下都是生土,翻上来的土壤没后‘劲’,会造成减产。我们劝他先试试,如果减产了,我们赔你钱。最终试验了10亩地,效果很好,第二年他就主动找我们合作。”邹文秀说,目前在北安市、嫩江市、巴彦县、绥棱县等地已累计培训科技人员、农技人员和农民3万余人。
以邹文秀为代表的研究成员们,正不断丰富和完善我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龙江模式”,精准施策保护黑土地,提升耕地质量,筑牢中华大粮仓。(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