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黑土”,这种土壤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我国的东北平原,与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是全世界仅有的四大黑土区。
我国东北的黑土区,人们常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其肥力,黑土地也让东北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然而,受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黑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产量的稳定。如今,黑土地保护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国内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当前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保护利用这仅剩的耕地中的“国宝”,如何向科技要答案?
黑土地(来源:CFP)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水稻、大豆年产量在全国占有很高比重,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因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北黑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产量的稳定。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秀军透露,近30年来,东北黑土地的多项指标明显退化。“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近30年来,东北黑土地的地表产水量净减少了29亿立方米,土壤的碳储量净减少了5.95亿吨,防风固沙量净减少了1.01亿吨。首先,不合理的垦植和耕作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是气候变化加剧了黑土地的退化。黑土退化是可修复的,但是由于受东北特殊的气候因素的约束,存在秸秆还田会造成第二年的地温回升慢和影响播种以及出苗等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依赖于科技的创新。”李秀军说。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显示,中国科学院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多个重点实验室,并在黑土区布局了17个黑土区野外研究站,发现了黑土开垦后的退化过程,明确了黑土退化不同阶段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的变化指标。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孙命介绍,在更深入了解黑土地的基础上,科学家们研发了多种保护黑土地的技术。在应用研究方面,研发了退化黑土秸秆深混还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技术和条带耕作技术,侵蚀黑土综合治理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研制了秸秆覆盖还田免耕精量播种机、调带耕作机、调带旋耕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和装备。并以这些技术为核心,集成构建了以“龙江模式”和“梨树模式”为代表的多项黑土地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
现阶段东北黑土地的耕地增速趋缓,森林面积增加。近10年来,东北黑土地森林面积增加了34万公顷,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东北黑土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最好的地区之一。
好的技术需要得到好的应用才能发挥作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关义新介绍,实践中,如何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也是个技术活儿。关义新说:“技术推广中,农民要讲究种植效益,国家也要讲究粮食产量。咱们要在解决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土地逐步养好,这对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对咱们的技术推广也有了更高要求。如果我们的技术只能实现养好这块地,而老百姓的产量会有所损失,那么这个技术推广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我们的技术比国外要求更高,真正体现'用好养好'的技术才叫好技术,才容易推广。”
科技创新是“用好养好”黑土地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黑土地科技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一批黑土地保护模式和示范区,提出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李秀军表示,白皮书提出,未来在“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研究方面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攻关样板。
“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我们要开展研究黑土地退化的关键过程机理与主控技术、土壤健康和保育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以及智能化农机和装备等等。针对不同类型黑土的土壤,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障碍因素,在不同的区域我们要建立不同的技术集成示范区,对我们的技术进行集成展示,实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李秀军说。
中国科学院在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的同时,还与黑龙江省签署了共同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框架协议。针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严重、地力透支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记者朱敏 乔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