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40年只干“黑土”一件事
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和他的团队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1-01-0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1982年,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毕业来到这片黑土地,韩晓增坚守40年,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土地保护利用。

  40年里,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肥沃耕层的理念,完善了肥沃耕层的理论体系;

  40年里,他和他的团队陆续建立了一批与黑土地保护利用相关的长期定位实验研究平台,揭示了东北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黑土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0年里,他们研发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应用后耕层深度增加到30cm以上,减少了农民常规生产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0年里,有人说他像“疯子”:对肥沃耕层构建技术有着执念,遇到政府领导、专家学者或者农民,他都会不停介绍,状态癫狂;

  40年里,有人说他像“傻子”:给他高薪,给他大房子,请他高就,他都一再拒绝。有限的科研经费,不给自己出书出论文出国考察,而是购买与秸秆翻埋有关的农机具,用到科研成果转化上;

  40年里,更多的人说他是“大神”:不说他那20几部书、400多篇文章、几十个奖项,就是一块地,他走一圈,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而且保证“药”到病除;机械在田里作业,他站在地头看着机械烟囱冒烟的情况,就知道机械操作手的作业是否达到了标准……

  40年里,他对黑土地的了解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省每一种土壤类型的面积、分布区域、肥力状况、结构特点和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他都了然于心。

  为黑土地保护利用,他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创建了黑土层保育和培育两种技术模式,又通过总结凝练提出了四免一松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坡耕地控蚀增肥技术模式,并将四个模式归纳总结,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

韩晓增在实验中。受访者提供。

  20年扎实研究黑土地退化机理

  1982年,韩晓增大学毕业,来到了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那时候,黑土地还很肥沃,人们感觉黑土退化离自己还很遥远。就像在韩晓增的印象里,他每年都要待上大半年的科研点——肇东县涝洲乡(现肇东市涝洲镇)离哈尔滨很遥远。

  虽然只有50公里,但因为没有公路连通,每次去涝洲,他都要早5点钟就出门,先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赶到道外船站,带着自行车上船,经过6个小时到涝洲,再骑15里地才能到科研点。

  科研点里有两个观测场,一个是自然观测场,一个是耕作场,每天两场一线,每次一住就是3个多月。

  “村里有个农业学大寨时留下的招待所,很大的院子就我一个人,夏天陪我的是蚊子,冬天陪我的是驴子。”韩晓增说起吃过的苦,轻描淡写——因为大门坏了,村里的驴子偶尔就蹭到韩晓增的屋里来取取暖。

  进入21世纪,科研人员“下海潮”来临,当时和韩晓增一起来的十几人走了一大半。这时候,有广东的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不但给他高薪,还给他大房子;还有老板请他去公司——先跟着干几年,过两年就当公司总经理;也有的地方让他去做负责人——只坐办公室,不用老往农村跑……

  韩晓增一一拒绝。

  他说自己没什么高大上的理由,就觉得自己适合搞科研,“我离不开黑土地!有那么多诗人写过黑土地,有那么多歌唱家唱过黑土地,可是我觉得都表达不出我心里那种泥土的芬芳。”

  20年的研究,韩晓增发现,黑土退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黑土层有机质下降。几十年光种不养,让黑土变“瘦”了,而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但是长期的机械碾压土壤形成了10~15 cm的犁底层,它像一道墙限制了作物根系下扎和土壤中水、热、气交换。

  “犁底层起到了什么坏作用呢?就是说顶上如果降雨的话,走到犁底层,水分就不走,就停留在这里,养分停留在犁底层以上,也不能下来。”韩晓增说。

 

韩晓增(左四)和学生们在查看大豆生长情况。受访者提供。

  20年潜心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1998年,韩晓增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站长。

  当初海伦建站时科学试验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科研成果推到农民中。

  当时因为种玉米经济效益高,玉米种植面积陡然增加,由此产生大量秸秆。“秸秆是增加土地有机质和养分的好东西。”韩晓增于是从黑土地保护利用目标出发,做了大量秸秆和有机肥还田试验。

  “犁底层既然是一个障碍,那就通过耕作的方法把它打开,同时增加秸秆或者有机肥,对这层的土壤肥力进行改良。秸秆粉碎还田,没腐解之前,秸秆在土壤中相当于一个透水透气的管儿,腐解之后又可以直接培肥土壤、补充有机质。”韩晓增介绍,“在秸秆深混还田的过程中,我们每年都向0~35cm的土层增加秸秆,每年每公顷达到10吨左右。明显可以看到,秸秆在这个土层里腐烂,保持了土壤有机质不降低。”

  为了让农民“认”这个技术,韩晓增亲自到农民家,坐到炕头上跟他们唠:“2004年,我第一家去的是绥棱的李兆平家,他种了300亩地,唠了小半天,总算把他说动了,后来他跟我说,是被我的态度打动了。”

  杨海军是海伦市一家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在韩晓增及其团队的指导下,不仅坚持秸秆深翻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还从单一种植大豆改成大豆-玉米轮作,有效减轻土壤的病虫草害,让土壤更健康。这两年,杨海军减少了化肥的用量,但地里的产量却增加了,达到了一垧(15亩)大豆将近5000斤。紧挨着他的一块地没有进行治理,地里的苗儿跟杨海军家的相比差异就很明显。

  为了提高农民保护利用黑土地的积极性,韩晓增从有限的科研经费里拿出100多万元,购买10台(套)与秸秆翻埋还田有关的农机具,免费给农民使用,真正把科研结果送到农民手上。

  2017年11月,韩晓增退休了,可他依然忙碌。“每年的技术推广主要在秋季,所以每年从9月20日到10月末是我最忙的时候,我要在这一个月走遍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进行现场指导。”

韩晓增(中)介绍黑土地保护利用后土壤结构。受访者提供

  40年搭建平台利于黑土地保护利用持续研究

  邹文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从2005年本科实习开始,她就从东北农业大学来到韩晓增团队。

  “韩老师从来对人才培养都不遗余力,从手把手教我们搞科研,到创造各种机会送我们出去交流学习,拓宽国际视野。为了我们个人的发展,他宁可自己多付出一些,所以我们进步都非常快。”就在前些天,邹文秀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黑土区耕地土壤快速培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韩老师是个很较真的人,为精确统计秸秆深埋的数量和深度,他每次都和我们一起亲自下地操作,即使退休后依然这样坚持。”陆欣春介绍。

  “韩老师对技术到位率的要求非常严格。记得有一次我们到呼兰秸秆翻埋还田现场,韩老师一直眉头紧锁,眼睛紧紧盯着正在进行田间作业的机械,说你们使用的机械不对,所以才导致秸秆翻埋的效果达不到要求。按照他的建议改进后,效果果然好多了。”邹文秀说。

  对研究黑土地的人来说,长期定位试验是非常宝贵的研究平台。韩晓增和他的团队40年来在全省布了6个试验点,使大家进行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研究更有持续性。

  “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我们一定要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邹文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