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黑龙江省政府科技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黑龙江省副省长张建星出席会议,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座谈会前,张建星转交了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给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亲笔信。座谈会上,张建星谈到,自2011年7月双方续签《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定进展。随后,他主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在农业、工业、资源及对俄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他表示,黑龙江省的已有优势要转变成现实生产力,迫切需要科技支持,希望中科院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推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省政府将提供一切条件支持中科院项目落户黑龙江。
施尔畏感谢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对中科院各项事业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院省合作要以“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科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载体,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主线,重点针对黑龙江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现代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的科技需求,集聚中科院优势资源和科技力量,由项目集聚、人才集聚带动产业集聚。联合其他科研力量,创新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探索出符合黑龙江特色的合作模式。
座谈会上,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赵敏汇报了2011年省院合作工作进展,并指出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的成立,为省院合作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介绍了2012年在加强平台建设、项目合作与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思路。黑龙江省农科院表示,希望能与中国科学院协同创新,共同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做出贡献。
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长戚强、中科院党组办副主任胥伟华、院士工作局副局长刘峰松、院地合作局副局长孙殿义、农业项目办常务副主任段子渊和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李恩庆,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赵敏、农委副主任韩贵清、科技厅副厅长张长斌、发改委副主任彭介林、农垦总局副局长徐学阳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哈尔滨高新区管委会、齐齐哈尔高新区管委会、大庆高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