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设通化“中国人参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人参产业,促进通化市人参产业发展由粗放式经营向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方式转变,11月11日,通化市人民政府、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吉林紫鑫药业有限公司“人参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长春南湖宾馆举行。
人参产业是通化市一项传统资源优势产业,其人参加工品种现已发展到医药、化工、保健品等八大系列40多个品种1100多种规格。其中初加工产品主要有红参、老边条参、活性参等;精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集安益盛药业的生脉注射液、振源胶囊、心悦胶囊,康美新开河的超微粉;辉南宏久的瑞尔水缘胶囊、人参果软胶囊、人参果口服液等。到2009年,全市鲜参产量6516吨,林下参产量13.6吨。全市人参产业总产值已发展到16.2亿元,同比增长14%,从业人员达10万人。
通化市人民政府、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强”联手,签订人参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瞄准人参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基础和应用问题,集成农学、药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地建设——新药研发”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在人参种质资源、人参育种、人参品种鉴定以及种植环境优化,人参标准化及人参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
中科院表示,将集中科学院植物种质资源库方面的优势,建立人参的种质资源库,为我国人参产业提供优质种质资源;通过人参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后续研究建立种子筛选标准,人参成品品质的鉴定标准,提供人参优良品种的种质鉴定;重点解决人参种植过程中的环境优化问题,解决人参种植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为整个人参产业上游提供整体的科技支撑。
吉林省省长王儒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绍明、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省政府秘书长王云岫,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王利祥、党组书记、副院长甘建国、副院长李冰,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通化市市委书记张安顺、市人大主任黄兴、市长田玉林、市政协主席张作福、副市长张书局、吉林紫鑫药业董事长郭春生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