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分院召开“科学行为规范”座谈会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07-04-1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3月13日,中科院长春分院召开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座谈会,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分院各所站的中科院院士、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畅谈规范科学行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这一重要话题。长春分院院长张洪杰主持座谈会,长春分院党组书记薛传海做了重要讲话。
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在中科院长春分院系统及社会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他们普遍认为,《宣言》和《意见》,对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准则、社会责任等基本理念进行阐述,又分别针对各类科研活动及各类科技人员行为进行了制度规范,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座谈会上,院士、专家纷纷发言,表示了科教工作者遵守科学诚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创新贡献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科院院士、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汪尔康说,宣言的发布很必要,这是对科研人员的素质教育、诚信教育。现在提出很及时,能有效地制止一些现象的发生。我国科学事业在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科学家尤其应该保持诚信的素质。无论从科学本身、还是从社会贡献来讲,科学都容不得造假。科学诚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认真地执行。
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宋玉泉说,作为科研人员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探索,不要得到了教授的头衔,反过来却做出损害科学本身的事情,对所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如科学造假、剽窃等,要严惩不贷,并让其应承担法律责任。作为院士,我的切身体会就是在某一领域做出了一点点贡献,党和国家就给了很大荣誉,我们要对得起这种荣誉。而且,宣言对科学的认识也是科技界的一个进步。
东北师大教授腾福星说,今天出台这个宣言,及同时颁布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是中科院建设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不仅是对中国的宣言,也是对世界的宣言,可以说是及时的,重要的。这次科技工作宣言简明扼要,很确切。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提出很必要。原来“两弹一星”、彭恒武等老一代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令人钦佩。“不端行为”的出现,对科学家自身的成长不利,对知识创新的保护也不利,要严厉打击“不端行为”的出现。宣言应该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辛晓辉说:“宣言中关于科学理念的阐述是领先世界的,应该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好好学一学宣言的内容。”
东北地理所党委书记胡乃泽说,宣言的出台,是中科院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中科院呼吁科技工作者向全社会做出表率,维护和提升了科学院的整体声誉和形象。宣言中指出要加强学术生态环境建设这很重要,而且强调个体的科学价值观。各类科研院所应该对宣言进行认真学习,明确“不端行为”的范围,并对此进行细化,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和谐的学术生态。全体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减少“不端行为”的发生。
长春光机所副所长申德振、长春应化所副所长高连勋、东北地理所副所长马福安等在座谈会上也都纷纷表示,《宣言》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身是对科技界的约束,同时它的意义也在于唤起全社会对诚信的重视,诚信不只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诚信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对于科研工作者,重要的应是对科学理念的端正,严格按照行为规范去做。
长春分院党组书记薛传海在最后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院首次以“宣言”的形式公布科学理念,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创举。《宣言》、《意见》是首次对科学理念、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准则进行全面的提炼和阐述,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与公众鉴定的一份社会契约,是对社会作出的庄重承诺,是有利于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促进科学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两个文件的出台,体现出中国科学院作为一支国家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它将在全国科技界,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薛传海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宣言》和《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端正科学理念,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重建科学诚信体系,履行对社会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薛传海最后表示:我们要认真组织对《宣言》、《意见》的学习贯彻落实,领导班子要将其做为一件大事来抓,当前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抓好组织落实工作;2、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3、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4、要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导师队伍建设;5、要与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6、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要加强理论研讨;这次座谈会,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新文化报、长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