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磨一剑——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

  在实践方面,沈阳生态所张旭东研究员把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相结合。对东北黑土退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认为传统耕作制度及掠夺式经营是造成东北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层变薄直接导致肥水资源利用率低,土壤生产功能下降。在东北地区,辽宁农业生产受土壤退化的影响尤为严重。而改革耕作制度,发展保护性耕作,加大有机物料的再循环利用是解决东北黑土退化、重建黑土的高产高效生产功能的根本出路。为解决这一问题,张旭东研究员从2007年起带领科研团队即已开始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研究和推广工作,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黑土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 

       通过10余年的产学研结合,研发了具有区域特征的玉米秸秆覆盖归还免耕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体系,通过协同调控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关键技术集成,创建了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和土壤综合功能调控模式----梨树模式,成为东北玉米带现代耕作模式的样板。保护性耕作发挥了固碳育土、抗旱保墒、减肥增效的作用,实现了秸秆资源有效循环利用,促进了东北玉米生产向先进、生态、可持续方式转变,使土壤生产和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10余年的试验示范表明,“梨树模式”在东北和内蒙东部玉米带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东北黑土综合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