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了解到,日前,该所武海涛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管强在湿地螺类多样性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得出,东北不同区域湿地无脊椎动物差异性控制因子,为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纲的通称,日常食用的田螺、钉螺和花螺等食物都是螺类的典型代表物种。螺类种类繁多,被描述的物种大约有八万到十万种,陆地水体已描述的物种大约有四千种。我国关于螺类多样性的研究大多数关于河流、湖泊和滨海湿地,对湿地螺类研究关注较少。东北作为我国沼泽湿地最大的集中分布区,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尚不明确。
为此,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区126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腹足纲螺类开展了为期8年(2013-2020年)的大尺度研究,系统采集和鉴定出湿地螺类17科34属64种,包括新进腹足亚纲(Caenogastropoda)、下异鳃类(Lower Heterobranchia)、喜湿螺总目(Hygrophila)和肺螺总目(Eupulmonata)。
结果表明,东北湿地螺类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生物地理格局,气候是东北湿地螺类多样性地理格局的主要控制因子。
据管强介绍,生物多样性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之前,该领域研究多数关注陆生生物,对水生生物认识有限。一项在全球22个研究区769处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东北沼泽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丰富度仅次于巴西湿地,是湿地水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且种类丰富,因此得出结论,水生无脊椎动物应成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内容。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景洋 责编: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