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光明日报】黑土地如何变瘦的?专家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3-04-17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抽芽。”东北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究其背后机理,专家给出了答案。

  4月15日,在“首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暨黑土保护利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刘焕军研究员与沈阳农业大学汪景宽教授代表研发团队分别发布了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成果,揭示黑土地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刘焕军研究团队利用28715幅遥感影像,近2000个地面样点,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提取时间序列大数据中的时间、空间等高级特征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最终获得1984-2021期间7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数据。明确了东北黑土地有机质近四十年来的时空变化过程,科学回答了黑土地耕地质量“变瘦”过程。

  监测结果显示,1984年至2021年间东北地区的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过程分两个阶段,2000年前下降相对较快,2000年后下降速度变缓;不同地区下降速度也不同。监测成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了时空精准的科学数据。


  “我们在不同的地块做基础数据采集和积累,进行耕地质量监测,主要是为了摸清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家底儿’。据此了解不同地块的耕地,到底是哪里变瘦了、变薄了、变硬了,然后再分析病因,通过多学科的会诊给出治疗方案。”刘焕军形象地比喻。

  汪景宽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土壤质量的下降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土壤贫瘠化使农作物生长受限,产量下降,农民的收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侵蚀,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甚至可能引发荒漠化等环境灾害。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佳宝在论坛上表示,形成10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3000年左右的积累。“黑土保护不仅要保护黑土地,也要保护黑土地周边环境。当前,亟需统筹‘山水林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并制定《黑土地保护利用与区域生态协同发展战略和行动方案》。”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见习记者季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