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华社】科技助力吉林西部盐碱地增收闯新路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2-11-1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记者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周道玮及其研究团队,在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洮南圣一种植基地创建了“粮饲结合,一年二季,双季双优”种植模式,通过改良及高效利用低产风沙盐碱旱田的技术,成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周道玮团队根据吉林西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地表水、地下水的资源优势,通过喷淋浇灌,创建了第1季种植冰麦,第2季种植燕麦草,粮饲结合,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一体化解决了土壤盐碱和气候干旱问题,并最大化利用气候资源。

  周道玮介绍,该模式具体为第1季的3月末至4月初种植冰麦于结冰的耕地里。由于种植时间早,播种后喷淋浇灌,小麦植株快速遮盖地表,避免地表风蚀。在此期间杂草丧失竞争力,无法正常生长,因此,麦田无须喷洒除草剂。通过减小风蚀保护了生态,又通过竞争优势淘汰了杂草,保证了无农药小麦的生产。冰麦收获后,利用7至9月的水热资源第2季种植燕麦草这种优质牧草。10月中上旬,燕麦草收获时,部分成熟的籽粒落地发芽生长,形成覆盖作物效应,整个冬季遮盖地面,进一步减缓地表风蚀,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第1季冰麦产量达每公顷4500到5500公斤,第2季燕麦草产量达每公顷7000到8000公斤,两季产值3到4万元。”周道玮说。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应用了“一年二季”的种植模式,现已形成了500公顷的规模化生产。每公顷比传统种植杂粮杂豆增收1.3到1.5万元。

  周道玮表示,目前团队正针对土壤耕层薄、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农艺需进一步完善等限制性因素探索解决途径,使“粮饲结合、一年二季”种植模式进一步提质增效。(张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