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吉林大喇叭】海坨乡的“水稻擂台”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2-10-31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位于嫩江湾的吉林省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曾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剩啥”,这也是过去大安粮食生产的真实写照。

  为打破困局,大安市依托松花江和嫩江的广袤水系,遵循“以水定地”原则,开始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将越来越多的昔日“不毛地”变成了“米粮仓”。

  今年年初,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在大安市海坨乡集中设立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基地,摆下碱地种稻的“比武擂台”,邀请科研团队和涉农企业在基础条件相对一致的土地上比试改良技术。

  眼下,稻子已经成熟,“擂台”是否也分出高下?

  “这片盐碱地的土壤pH值为10.29.含盐量千分之7左右。必须把pH值降到8.5以下,有机质提升到1.5%以上,才能够符合验收标准。”

  在位于海坨乡的吉林大安盐碱地治理“比武现场”,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参赛团队负责人梁正伟研究员一边介绍参赛地块的基本情况,一边等待专家组公布测产验收结果。

  “我们的主要技术是用酸性磷石膏造良田,大面积改良盐碱地。把不同的地块,按照不同的盐碱程度布设石膏的用量,经过旋耕、耙地排盐、洗盐,然后移栽,后期管理,力争第一年能够达到亩产400公斤以上。”

  作为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梁正伟带领团队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创建了以酸性磷石膏等高效低成本改良剂构建良田为基础,选取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良种为支撑,辅以旱育密植栽培、侧条施肥等配套良法为保障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大安模式。

  梁正伟说,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三者缺一不可:“良种,就是要选种合适的品种,要是种晚熟的品种,产量上不来,种极早熟的品种,又非常早衰;良法,就是要因地制宜、因土制宜,根据我们土壤状况、天气状况,盐碱的轻重,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划。所以,在盐碱地种水稻是一门科学。”

  金秋的稻海是年初的擂台。十支队伍聚首海坨,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打擂比武,只为系统总结盐碱地改良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让吉林西部亟待开发的“不毛地”变为稳产高产的“米粮川”。

  “第一个田块,处理方法是加有机肥50吨、磷石膏30吨,平均亩产414.62公斤;第二个,处理方法是加有机肥30吨、磷石膏45吨,平均亩产是511.76公斤。”听到专家现场公布的测产结果,科研人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重度盐碱地改良第一年,水稻亩产就超过了400公斤,这不仅验证了改良技术的效果,也给了梁正伟团队新的启发:“它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盐碱地增产的秘诀在哪里。重度盐碱地增产主要的因素还是改良剂,有机肥加多了,产量反而并没有提升。这其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重新解释,重新研究。”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团队的出色表现,让这场别开生面的碱地种稻擂台赛迎来“开门红”。

  然而,在梁正伟看来,打擂比武的目的并非为了争夺排名:“我们是要争取把好的技术集中起来,再创新,形成一种新的高产技术模式。对于我来讲,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看能不能把我们的技术短板补上。如果大家都能在‘比武’当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那么在盐碱地上种稻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盐碱地改良不能一蹴而就,同样,这场“擂台比武”也不会一次种植就见分晓。按计划,各支队伍将在试验示范基地连续种植三年,在交流分享各自经验技术的同时,发掘出适应当地土壤环境、低成本、高产出,便于推广的盐碱地治理良方。

  关于接下来要做的事,梁正伟也已经有了打算:“未来两年,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提升。不同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对盐碱地种稻的技术方法、高产栽培的秘诀各有千秋。我们通过示范和擂台比武,就是想让大家能够真实地看到成果,让老百姓自己选择。”

  海坨乡的“水稻擂台”仍在继续。而截至目前,整个大安市已累计开发盐碱地、新增耕地12.73万亩,新增粮食1.2亿斤。大安市副市长杨昊谕表示,乘着“打擂比武”的东风,未来,当地具备水利条件的53.3万亩盐碱地可望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