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吉林大喇叭】盐碱地改良的“黄金拍档”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2-10-0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盐碱地治理是吉林西部生态恢复、粮食增产的一道难题。拿引水种稻来说,不但前期投入大,而且回报周期长。为探索更加经济、高效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扎根西部,经年累月,深耕不辍。

昔日盐碱瀚海 如今蟹肥苇茂

  金秋时节,吉林省内多位知名水产和农业专家来到白城市镇赉县一处河蟹养殖基地,对这里扣蟹(蟹种)的产量和质量进行现场测产。

  “三个多月,它们就能从大眼幼体长成扣蟹。每公斤140只,每亩产量达到150斤,形态饱满,规格整齐,底板干净,能达到优良性标准。”测产专家组组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月红说,天然养殖规模下,扣蟹能达到这个产量,很不错。

  “蟹苗的苗种好,嫩江水的水源充足、水质条件好,加上无人机投喂,饲养的好……”李月红说,从苗种到管理再到后期培育,都是河蟹高产背后不可或缺的因素。

  看着眼前成千上万的蟹苗茁壮成长,望着远处连片的芦苇繁茂,养殖基地负责人葛俊不由回想起几个月前初到这里时的场景:“当初来的时候是这里是白花花的一片。4月初,整理完田块后,我开始放水,6月初投放蟹苗。如今,田地里边的芦苇覆盖率基本达到了80%。”

致力生态恢复 探索合理利用

  为葛俊养蟹提供技术支持的,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所在的科研团队。这支队伍与吉林西部的渊源要追溯到20年以前。

  “我们团队主要是围绕盐碱地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等方向进行研究。20年前,我导师刘兴土院士带队来到白城地区考察后,在大安市的一个退化成光斑盐碱地的苇场进行生态恢复。”文波龙说,恢复后湿地生长出来的芦苇,农户可以销售增加收入。

文波龙

  一边恢复生态提升功能,一边帮助农户增加收入。科研人员很快发现,这种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态恢复之后,我们发现还是不能保障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我们团队就开始探索养鱼、养虾等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河蟹可以较好成活。2003年,我们就开始正式探索养殖河蟹。”

  想要在盐碱湿地里养好螃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技术、管理……一个个现实问题需要逐个破解,“河蟹必须是在海水里繁殖,但海水和西部苏打盐碱水型不一样,而且这里的条件更恶劣,河蟹的成活率低。我们就对河蟹进行驯化,让它适应这种新水型”,文波龙说。

盐碱地恢复芦苇湿地前后对比

  经过长时间摸索,科研团队构建了适合当地水环境的蟹种培育技术,为大规模推进盐碱湿地、稻田河蟹养殖迈出了关键一步,文波龙说“此外,我们还想做更多的事情,因为湿地需要水文交换水,我们就用排出来的水开展种稻,再把螃蟹放到水田里养,做种养结合,形成了稻-苇-鱼-蟹模式。”

践行以养促改 实现节本增效

  基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技术成果,盐碱湿地河蟹养殖模式已经在白城地区大面积推广,稻田养殖河蟹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然而,在一次调研过程中,文龙波团队又遇到了新问题:“镇赉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跟我们反映,他们有几十万亩的撂荒盐碱地,水渠、道路都修完了,电也拉完了,田地平整都做完了,但是没有种。我们团队就在想这么大的地要怎么用?”

  能否将已经较为成熟的稻田养蟹技术应用在盐碱地改良上?经过实验论证,科研人员开始了实践应用。

  “我们结合之前的经验,在荒地上灌水进行河蟹养殖,这样虽然不能直接种水稻,但每年卖河蟹的收入不亚于水稻,能反馈到土壤改良过程中。土壤得到改良之后,再开始种水稻,过程中仍然可以一起养稻田蟹,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文波龙说,这叫以养促改,节本增效。

  2020年,就在文波龙带领团队开始尝试这种盐碱地改良新模式时,老家在安徽的葛俊因招商引资来到镇赉,原本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他一下被当地丰富的水资源所吸引,决心在这里发展水产养殖。

  依托文波龙的团队的成熟技术,葛俊的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短短两年,葛俊养殖的嫩江大闸蟹成功打入市场,小有名气,仅稻田养扣蟹平均每公顷就可以多收入7000元以上。

稻蟹综合种养

  需要场地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葛俊,在寻找突破的过程中,也跟随文波龙团队将目光从镇赉的泡塘、水田转向了白花花的盐碱地。

  彼时,文波龙所在的科研团队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以养促改”的可行性:“我们在实验基地有大量的累积数据,包括土壤的检测分析,企业考察之后觉得可行。翻耕后用水泡洗,一部分盐就被洗出去了,把螃蟹留在水里就行。”

盐碱地以养促改技术示范与对照区

  蟹米共生互养 科研生产同频

  依托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提供的全套技术,葛俊包下三千多亩盐碱荒地,建起了以养促改河蟹养殖基地。短短的几个月后,经过专家测产,葛俊的河蟹养殖基地里,蟹种长势喜人,土壤恢复效果好。

  真实的场景和数据让葛俊信心十足:“这片盐碱地得到了河蟹养殖的经济价值和土壤改良的生态价值。我们跟中科院合作的规划是养三年蟹,预计第四年一公顷水稻的测产应该是五六千公斤,第五年八千公斤。”

  而与企业的合作,对科研人员来说,同样有着诸多“利好”,文波龙说:“我们做实验的地面积有限,也就几公顷,但企业今年有五千亩,明年可能五万亩,而且土壤类型也多,遇到的问题也多。在给企业监测管理和技术支撑的过程中,我们获取的数据、信息更全面,更能督促我们研发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谈及未来,葛俊和文波龙携手为吉林西部勾画出了一幅稻香蟹肥,碱地回春的美好蓝图。

  葛俊:我就是想和中科院的专家们探索出易操作、易复制、易推广的以养促改的新路径,让泡塘和盐碱地能成为政府的“粮袋子”,百姓的“钱袋子”。

  文波龙: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在专利基础上形成一些地方标准。通过各种渠道,把它纳入西部土地综合整理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配套措施,大面积的应用。

  稻田蟹、蟹田米。“一水两养”收获的不仅是金灿灿的水稻和味道鲜美的河蟹,更是黑土地的保护和生物链的平衡。

  稻田为河蟹提供微生物、野草等天然饵料,同时,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河蟹则为水稻松土,补充天然有机肥。它们犹如一对黄金搭档,共生互养,让吉林西部的瀚海变为良田。

  而科学家与企业家亦是如此,企业提出需求,投入资金;科研方向明确,加速进程,二者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才能让更多好技术、好方法在吉林大地开花结果,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