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科技日报】“绝收地”成“高产田”,科技这样把粮食“变”出来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1-10-1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同样是盐碱地、水稻田,一块地几近绝收;另一块地稻穗压弯了腰,达到了高产田的水平……

  这是近日发生在吉林省大安市的一幕真实场景,强烈的反差、对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科研人员伸出了大拇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养好黑土地”的重要指示精神,“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就此打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与白城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开展科技合作,共同开发白城市盐碱化土地粮食增产的巨大潜能,大力实施以盐碱地改良为主的黑土区边际土地利用,现已初见成效。

测产现场

  良田、良种、良法,想要彻底改良苏打型盐碱地,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良田+良种+良法=高产,这是实现盐碱地高产稻作的基本法则和高效治理模式。其中,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该模式的核心技术内涵是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大安示范区技术负责人、大安站站长梁正伟研究员说。

  科研人员采用pH4-5的酸性磷石膏化学改良剂(施用量约2.7吨/亩)的重度盐碱地,改土当年水稻产量高达417.0公斤/亩;作为对照组,在盐碱地开垦种植水稻第3年、从未实施过改土的pH 10.3重度盐碱地水田上,水稻产量仅为65.4公斤/亩,接近绝收。

  此外,改土5年后,已经“变身”为良田的轻度盐碱地水田(pH8.2,EC0.3 mS/cm),在插秧期同步实施根区侧条精准施肥+合理增密栽培技术条件下,测产结果为625.6公斤/亩,其产量已经达到了水稻高产田的水平。

  “良田、良种、良法的盐碱地高效治理模式的优势是,一次性改良、多年可持续利用,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可复制、易推广,”梁正伟说。

  白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副市长孙志刚表示,吉林省 “十四五”粮食总产要达到千亿斤目标,而白城市有大量的盐碱地和未利用地,增产潜力最大。目前,西部土地整理大项目工程已经完工,希望能将好的科研成果尽快落地转化。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苏阳介绍,大力推广以改土增粮技术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盐碱地高效治理模式,有望大幅度提高吉林西部盐碱地稻作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中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通讯员:殷丽娅 科技日报 杨仑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