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彰显巾帼力量,致敬最美的她,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在深化妇联改革和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省妇联开设“寻找最美执委”专栏展示部分我省妇联执委风采,今天的主角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艳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著名大豆育种专家,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的是农业大学,工作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她的人生始终与“农”字紧紧相连。她一直致力于大豆育种研究,30年来,她把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这片黑土地。先后育有10个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并成功转化2360万元。在东北地区第三、第四积温带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5000万亩,增产大豆20亿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
在海伦,提到李艳华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提到“金豆娘娘”,几乎是家喻户晓。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她常年奔波在黑龙江和海南两个大的试验区,连续五个春节在海南的实验地里渡过。她经常起早趟着露水在地里授粉;中午顶着烈日在地里调查;傍晚忍着蚊虫叮咬在地里驱虫。她在试验地里经常忘记时间、忘记劳累,甚至忘记饥渴,痴迷地在地里调查、记载、选种。有人评价李艳华是将论文写在大地,将课堂办在田间。她不但是农民的科技“好帮手”,科技扶贫的“践行者”,更是中科院东北所的轴心骨干。
可对李艳华来说,她更看重的是老百姓的评价。在黑龙江,各色大豆品种不胜枚举。但农民们都知道,“东生”系列的大豆卖得更好、价钱更高。粮商愿意收“东生”大豆,转手卖给食品加工商,这样的大豆颜色亮黄,不需要增加任何色素,总能在食品安全检查中顺利过关,甚至有几个品种的大豆,不需要脱皮就能使用。
几年来,她通过农民夜校,科普之冬,田间短训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保证每户贫困户接受技术培训6次以上,累计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21060公斤。通过培训,仅海伦市就培育出了大豆科技示范户几百户,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几十个。
李艳华专门组建微信群,每年都接到成千上万个农民和企业的电话及微信咨询,她都力所能及的一一解答。一次,一位农民种的40多公顷大豆出了问题,打电话给李艳华,希望她能到地里做技术鉴定。李艳华坐了3个多小时汽车,又坐四轮拖拉机,一路颠簸,二十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多钟头。到达目的地已疲惫不堪的李艳华马不停蹄地又开展了3个多小时的实地调查。这位农民激动地说:“李老师,您不愧是我们农户的‘金豆娘娘’!”
近年来,省政府将“东生1号”“东生7号”大豆品种列为第三积温带主推品种。这意味着对东生系列培育者李艳华二十多年大豆常规育种成果的认可。
东生系列大豆研究成果得到各方的关注。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报》一版以“在绿色田野耕耘金色梦想”为题进行了报道。2018年10月15日新华社每日电讯以“为中国大豆‘争气’”!“‘女袁隆平’培育的大豆单产达国际先进水平”为题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中国妇女报》《黑龙江日报》等各大报纸竞相报道。2019年6月15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深度财经》栏目以《大豆新变局》对李艳华的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我们是大豆的故乡,就应该研发出最好的大豆种子,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李艳华坚守育种工作30年,不仅是源于对这项事业的热爱,更源于科学家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她用科研成果为中国大豆争气。先后荣获黑龙江省首届“女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18年度“感动龙江”人物、全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最美家庭、黑龙江省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李艳华多年来扎根基层潜心研究、不畏艰难的进取精神,激励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为龙江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