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全国三八红旗手李艳华:被农民称作“金豆娘娘”的大豆育种专家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0-12-16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人要有情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如果说成功的路上需要很多把钥匙,那么勤奋就是第一把。”说这些话的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寒区大豆育种学科组组长李艳华。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始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农民、对社会、对国家都有意义”。播种、除草、授粉……她专注于育种领域,扎根基层30多年,吃了许多一般人不能吃的苦。她说自己是“一个平常人,就是忍耐力比较强”。然而,就是这个“平常人”,培育出了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豆,被农民亲切地称作“金豆娘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寒区大豆育种学科组组长李艳华

  把试验田当作梦想腾飞的地方

  李艳华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农村,她的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普通农民。在李艳华童年的记忆中,家里种过大豆、玉米、小麦、亚麻、马铃薯等作物。“不管种哪种作物,只有产量提高,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对于农民来说,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就是庄稼收成好。

  “让农作物产量更高,让种田的人收成更好。”是李艳华儿时的梦想。因此,她选择了东北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海伦市位于小兴安岭的南麓,黑土肥沃,素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之称。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就坐落在这里。1990年,大学毕业的李艳华被推荐到实验站实习。

  当年,实验站的研究员金振宇正要退休,特别希望找一个“接班人”,能够接替自己把没完成的育种工作继续下去。他认为育种这份工作太辛苦,还要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男生更能胜任。但他认真地找了两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如愿。在东北农业大学老师的推荐下,金振宇见到了李艳华。他决定让这个女生先实习一段时间,再决定是不是留下来。而进实验站的第一天起,李艳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留下来,做出一番事业来。

  每天天不亮,李艳华就跟金振宇去地里,给大豆做杂交实验。农作物都有自己开花授粉的时间,大豆的最佳授粉时间是在清晨。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育种实验,李艳华常常睡在实验室……终于,麦浪飘香的季节,在金振宇的推荐下,李艳华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一名正式员工。

  “这里就是我梦想腾飞的地方了。”李艳华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她想象中的科研工作是神圣的,可是现实里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琐碎的。伴随着她的常常是头顶烈日,脚踩泥泞,还有蚊虫的叮咬。

李艳华在查看大豆的田间长势

  每年的6至9月,是李艳华最忙碌的时候,遴选豆种、人工授粉、鉴定实验,她一刻也不停歇。与农民种地用机械化不同,李艳华进行大豆杂交实验的方式,很是“传统”。播种、收割、脱粒……这些过程都要人工完成。上万份的大豆育种材料,每一个豆荚、每一个豆粒都需要观察。

  这样的工作决定了李艳华要早出晚归。太阳还没出来,她就开始工作,晚上常常住在办公室里。幸运的是,家人很理解、支持李艳华。忙不过来的时候,她的爱人、妈妈和婆婆都来帮忙,播种、除草……

  对李艳华来说,工作中最难熬的是面对漫长的育种周期。一个大豆品种,从杂交开始到品种审定,一般要经历11至12年的时间。这样的节奏下,工作的第13年,李艳华终于培育出了第一个优质的大豆品种——“东生1号”。

  把东北的种子带到海南岛

  黑龙江的冬天寒冷又漫长,每年有一半时间是在封冻期,导致作物一年一熟,培育一季大豆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制约了李艳华的育种工作。为了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育种进程,李艳华思来想去,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北育南繁”,她要把在东北培育的种子带到南方去繁殖。

  有一年春天,李艳华在黑龙江播种南繁的种子,出苗却不好,有的地方才出了不到两成苗。只能进行补种,而补种难度大,时间又晚。整个夏季,李艳华都担心秋天成熟不了,影响试验的数据。结果,那年秋霜来得晚,试验得以完美落幕。

  “把大豆育种材料带到海南,是我向往很久的了。”当李艳华得知黑龙江在三亚市崖城镇有南繁指挥部时,就用箱子装上种子,买了张硬座票,坐上火车从黑龙江去了海南,开启了“南繁”的日子。

  “北育南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南繁加代”后育种进程缩短了3至4年。2017年,李艳华荣获了“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荣誉称号,奖励她在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李艳华在海南田间进行大豆脱粒

  时光荏苒,如今50多岁的李艳华,已经在大豆育种的岗位上工作了30多个年头。这期间她先后培育出“东生”系列70多个品系、11个优质大豆品种。农民种植“东生大豆”产量高、粮质好,卖豆子的价钱高、效益好。“东生大豆”圆、黄、匀、亮,农民、粮商、加工商都喜欢、都受益。李艳华是豆农们心中的“财神”,被大家称作“金豆娘娘”。

  来自海伦镇建城村的赵成军一家几代人都靠种大豆为生。最早,赵成军家种的并不是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机缘巧合下试了一次,却没有想到每公顷产量至少比之前高出500至1000斤。尝到甜头的赵成军一家,往后所有的大豆都选用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每年可以比之前多挣十几万元。

  今年秋天,专家组对李艳华新培育的“东生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检测,种植“东生大豆”新品种的4200亩地,经历了低温多雨、三场台风等不利条件下,亩产达到了500斤,单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

  因为突出的成绩,李艳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黑龙江省2018年度十大感动龙江人物”“黑龙江省70年70人模范人物”“黑龙江省首届女性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她的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

  面对荣誉,李艳华说:“所有这些奖项不只是给我个人的,更是给和我一样奋斗在各个行业努力拼搏的人的。未来,我会在大豆育种这条路上一直努力下去,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更适合深加工的大豆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