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东亚经贸新闻】中科院长春分院举行“公众科学日”活动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5-18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记者:李小丹    / 2015-05-17  

    17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一届公众科学日(长春)”活动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启动。当天,我省多个科研基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中,中国光学科技馆成为最“热闹”的场馆。 

  家长带孩子走进科学殿堂 

  “爸爸,这个光彩玫瑰园好有趣呀,只要点击不同的颜色按钮,里面玫瑰花的颜色就发生变化了!好漂亮!”10时,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已是人头攒动,在一楼展厅,一个小女孩正在仪器上观察着光源的变化,并兴奋地和爸爸交流着。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人眼看到的色光都能由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爸爸为女儿读着仪器上的科学原理:“不同色光叠加在一起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红绿蓝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白光…………”“噢这么回事啊!”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展厅另一侧,小学六年级的邓宇航站在“透视墙”前疑惑地观察着,“透视墙是怎么回事?”面对儿子的疑惑,一旁的妈妈为他讲解:“透视墙的墙体是按特定角度排列的平面镜墙,墙后方的景物经由平面镜四次反射进入眼睛,眼睛就能透过‘透视墙’看到墙后的景色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体会光的反射原理。” 

   邓宇航的妈妈周女士说,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带孩子走进科技馆,直观地学习科普知识,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好,能让孩子在科学探索中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希望以后这样的科研场馆能经常对我们开放,这里能让孩子大开眼界,也能让他被科学的魅力所吸引。” 

   科技成果展加深市民科学认知 

   口罩能防护PM2.5么?家庭需不需要安装空气净化器?激光缝合技术可打造隐形衣?…………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一楼大厅里,两侧都排起了科普长廊,“激光器与工业应用”、“生态材料与生活”、“雾霾与环境”等主题的科普展板,融科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口罩能防护PM2.5么?这个问题我挺关心的。”市民赵先生走到此处展板前,停下脚步,仔细地观看起来。“原来如此,普通的口罩对PM2.5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医用口罩的作用较好,常见的N95KN90等型号的口罩对PM2.5的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赵先生一边读着,一边和旁边的参观者交流,“这上面说,此类口罩并非人人都能戴,比如儿童就不适合,特殊情况人群如哮喘、肺气肿病人在戴防护口罩前应咨询医生。纱布口罩可以反复使用,但必须消毒,N95等一次性口罩,最好不要反复使用,避免带来二次污染。” 

  记者看到,对于“家庭需不需要安装空气净化器”这个问题,“科普长廊”也给出了解释:正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应关闭门窗,安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改善空气质量有一定的效果,只是不同的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防护效果也有所不同。有些净化设备还可能会产生臭氧等次生的污染物,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应选择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产品,使用中应定期更换过滤及吸附材料,防止二次污染。 

  院士、专家现场解读科学问题 

  马先生饶有兴致地看着“激光与工业应用”的科普展板,他告诉记者,“以前,主要通过书本互联网了解科普知识,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带孩子参观这么多展馆,还能面对面地听专家讲解,真是不错。” 

  据了解,此次“公众科学日”主题为“创新创业、科技惠民”。活动由主会场和分会场系列科普活动组成。主会场设在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四个分会场分别设在长春分院系统各所站,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展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馆和人工湖、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星象馆。 

  此次“科学日”活动,通过院士、专家现场科普活动解读相关科学问题,让公众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通过面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开放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亲身体验科技魅力,鼓励青少年立志投身于科学探索事业。据了解,吉林省社会公众、高校和中小学师生等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科普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