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集

【新文化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研究团队 碱地变牧场 瀚海变粮仓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7-25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核心提示:
      重度苏打盐碱地是一种含有过量盐碱的土壤,被庄稼人称为不毛之地。在农业生态研究领域,有这样一句俗语“治盐不治碱,谁治谁丢脸”,由此可见,要让盐碱地长出庄稼来着实不易。而在我省就有这样一支科研团队,敢于敢闯敢试、善做善成,十几年如一日挑战科研难题,在苏打盐碱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盐碱地改土增粮技术创新以及耐盐碱水稻育种与高产栽培模式构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就是我省21支“黄大年式科研团队”之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研究团队。

      东北西部松嫩平原盐碱地是世界上三大片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中我省西部是苏打盐碱荒漠化的重灾区,土壤贫瘠、碱性强和盐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

      如何将盐碱地改造成高产粮田,团队带头人、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正伟有着切身体会,更有着远大的目标:“自从1984年从吉林农大毕业后,我就开始和盐碱地打交道。苏打盐碱地开发种稻(即以稻治碱)是实现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兼具恢复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双重作用。如果这些苏打盐碱地能够得到高效治理,不仅可以生长优质牧草,也能长出粮食,那么对东北生态粮仓乃至全国粮食增产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在梁正伟看来,要让更多盐碱地里的水稻“根深叶茂”,就离不开“高产=良田+良种+良法”这个关系式,“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对于治理东北地区的重度苏打盐碱地,应用‘改土增粮’创新技术才能使作物取得理想产量,也就是先改良土壤,其次选育抗逆品种,同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梁正伟说。

      2002年,梁正伟牵头组成团队围绕重度盐碱地有水也无法短期成功种稻以及抗盐碱品种匮乏等重大难题,寻求破解方法,反复实验,不断论证,总结经验。为了使科技研发有一个稳定的基地保障,2003年,团队还在大安建立了占地1500亩的中科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在国家、地方以及中科院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集中开展盐碱地高效治理技术攻关与试验示范。

      尽管要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种植季节里,承受着与家人分离、独自在外的寂寞,经受着田边酷热的炙烤,但团队成员们却依然热爱这份工作。团队成员、副研究员马红媛说:“能加入这支团队是幸运更是幸福,鼓励尝试、宽容失败、重奖成功的团队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也让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2003年,马红媛考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成为梁正伟组建团队后的第一个研究生,她说:“那时候,团队加上我才只有4个人,如今有25名科研人员,其中固定成员就有11人。”

      团队理想感染人,团队精神凝聚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团队发明了羊草顶级植被抗盐碱移栽克隆恢复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直播无法将羊草种源直接导入重度盐碱地的技术难题。

      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团队还针对苏打盐碱地以稻治碱抗逆水稻品种严重缺乏的现状,广泛收集鉴定国内外水稻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思路,培育出“东稻系列”高产优质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团队成员、生物监测与水稻育种工程师李景鹏说:“目前,‘东稻系列’通过审定的6个品种都比较适合在盐碱地区种植。其中‘东稻4号’在2010年创造的实测产量849.37公斤每亩的吉林省高产记录仍在保持,是吉林省水稻主导品种,为我省实施的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做出重要贡献。”

      成果不断出新,荣誉纷沓而至。至今,团队研发的治碱技术和优质稻种在我省的示范推广面积已经超过千万亩,为我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环境友好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于2010年和2015年两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还荣获了2014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科技贡献一等奖。

      即便有了如此突出的成绩,团队的梦想还在继续,科研脚步还在加快。梁正伟说:“苏打盐碱地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重大公益性事业,土壤盐碱障碍是限制中低产田作物高产的短板。今后还需要国家和地方等加大项目投资和成果推广力度,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土上,让更多苏打盐碱地变成优致牧场、变成高产良田,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文化记者 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