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空承载着人们对科学的无限敬仰。2010年,鉴于王大珩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与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17693号星命名为“王大珩星”。
这是一份殊荣。王大珩是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的获得者,同时,他与多名科学家一起向国家建议实施“863”计划。他怀揣报国之心,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甘做人梯,推动了中国光学事业的巨大发展,给后人留下了不竭的精神财富。
科学没有国界,可科学家有祖国。“七七事变”后,怀揣科技报国的梦想,王大珩前往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成为了一名光学研究生。1942年,为了学习制造光学玻璃的真正本领,他毅然放弃了在读的博士学位,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1948年4月,王大珩放弃了在英国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应用光学领域是一片空白,光学工厂寥寥无几,光学仪器更是无从说起。1953年,中科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它就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身。接过筹备仪器馆的重任,王大珩欣然来到长春创业。
白手起家,那段岁月何其艰苦!仪器馆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的试制工作,令人骄傲的是,1953年仪器馆熔炼出了第一埚光学玻璃,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1958年,王大珩率领光机所科研人员,研制成功8种先进的光学仪器和一系列光学玻璃,被称为“八大件一个汤”,开创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新纪元。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测设备,为原子弹爆炸、导弹发射、氢弹试验、人造卫星上天等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王大珩主持研制成功一系列靶场测试仪器,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激光技术、彩色电视、光学计量仪器等贡献了开创性成就。
王大珩是一位目光长远的战略科学家。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等4名科学家向国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新技术发展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后来被称为“863”计划,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王大珩等6名科学家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建议》,不久获得通过。近20年来,中国工程院在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大珩也是我国现代光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58年,王大珩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专门培养光学及光学工程人才,亲自兼任院长,给学生授课。学校成立之初,王大珩就提出了“突出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思想。“突出特色”即“光学特色”和“国防特色”,“两个三结合”即校内“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校外“学校、研究所、工厂”三结合。50多年来,长春理工大学一直秉持王大珩提出的办学思想,培养了10万多名毕业生,在国家的各条战线服务,大多数人已经成为科技骨干和产业骨干,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王大珩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他除了给学生讲授普通物理、理论物理等课程和指导毕业论文之外,还亲自指导学生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64年,他指导本科毕业生赵洪宽的毕业论文,为地质探矿研制一台分析仪器。王大珩亲自带着赵洪宽找长春地质学院的院士研究总体方案。为了确保精度,他要求材料性能指标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第5位。王大珩严谨的科学精神让赵洪宽时刻铭记在心。1986年,他的学生姜会林把博士论文初稿送给王大珩审查,一周之后收到他的来信,密密麻麻写了6页稿纸,既肯定了论文的优点,又指出了不足。后来,在王大珩的指导下,姜会林提出了《光学系统经济公差理论》,这篇论文应用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被SPIE收入《里程碑丛书》,在美国出版发行。王大珩的言传身教让姜会林在科学世界里屡攀高峰,如今姜会林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光学系统设计、光学CAD技术、医用光学仪器等领域卓有建树。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束光。大师虽然远去,可他身上科技报国、求索创新、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却被代代传承。
“王大珩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的血液里。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一定秉承先生‘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献身科学、报效祖国、造福社会。”2017年王大珩光学奖获得者毛珊说。2000年,中国光学学会将“中国光学学会科技奖”改为“王大珩光学奖”,激励一代代中国光学人才继承王大珩精神,将中国光学事业发扬光大。如今,有数十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获得该奖项。
为进一步弘扬王大珩先生的科学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2005年,长春理工大学成立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创新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被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记者缪友银)
《吉林日报》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