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集

【吉林日报】新理念 新动力——政协委员联组讨论关键词透视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2-02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交流交锋促共识,睿智建言助发展。 

  127日上午,出席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中共、特邀等界别委员,进行了联组讨论交流。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出谋划策,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吉林振兴贡献真知灼见。 

   关键词一:转型升级 

   新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是在吉林省诞生的。    

  昔日的辉煌犹在眼前,经历了低潮,如今吉林省的农机产业又再度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我省的农机产业如何雄风再起?李彦与其他几位委员就这一课题展开了调研,他们与省农委、工信厅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深入到农机生产企业中,还走访了农机大市场,详细了解农机市场的情况。 

  “我省的农机产业,总体情况就是‘大的不强、小的零散’。”李彦说:“从这样的角度看,我们的农机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中间蕴含着无限的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 

  “我们应该考虑对农机企业进行重组,优化布局,形成以大型高端的龙头企业为主,以小型灵活特色的农机为辅的农机装备制造业基地。”李彦对未来我省农机产业的格局进行了思考,她建议,我省应该采用以市场换投资的战略,引进国际农机高端品牌。同时,扶持特色农机企业发展,打造吉林特色农机名片。 

  李彦说:“相关部门应该为小型特色的农机企业亮起一盏绿灯,该政策支持的给予政策,该给予补贴不要吝啬。”她认为,大的龙头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我省可以先发展小而精的农业机械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不起眼”,但却拥有灵活的经营模式和创新意识,能够孕育出有特色的农机产业。 

  关键词二:科技创新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而科技创新能够让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省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利用科技创新的优势,打造精密仪器与装备创新创业基地,一定能为吉林振兴增添新的动力。”贾平委员分析,“从现在的情势上看,我省未来在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高端光刻机曝光系统、基因测序仪、高端光谱仪器、应用于精准农林信息产业的仪器设备、高端图像传感器以及下游设备和上游制造装备等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以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基因测序仪为例,这项技术能够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医药、临床医学、生物能源等领域。“一个人的基因测序在七八年前还需要500万元左右,我省的科技企业正在力争将这项技术做到每人1000多元,这能极大地降低医疗成本。”贾平说,“如果相关部门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大对这项技术的投入,我省的科技企业就能够填补我国在基因测序基础装备领域的空白、提升装备自主化水平,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生存质量。”     

   贾平还建议我省争取建立精密仪器装备的国家实验室。他说:“省内的科技企业、光机所以及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建立起仪器和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基地,配合我们既有的科技优势,就可以在仪器和装备制造业上形成新的合力。”     

   关键词三:新能源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节能型汽车的生产销售。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最为关键技术和生产核心,如何发挥作用,引领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张炜委员一直关注的问题。他建议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动力电池研发中心,纳入到“十三五”重点扶持项目。全面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关于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系列政策,完善我省的优惠政策和促进措施。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方案,明确产业规划布局,积极打造集电池材料、电池生产及集成、电池包装、充电设施、电池回收、电极电控等在内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关键词四:生态建设     

  吉林西部,不仅是我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构筑东北生态安全大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推动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李晓峰委员建议,要加大生态建设支持力度,重点抓好河湖连通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湿地保护工程、草原治理工程、蓝天清水工程、生态移民“七大生态基础工程”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吉林西部绿色产业化的格局,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健全最严格的保护治理机制,建立开发建设的政策引导机制,完善破坏生态的责任追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新理念催生新动力。吉林,蓄势待发。     

  《吉林日报》20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