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2016年1月16日 科技版
●阅读提示●
为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积极开展院士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活动,努力搭建企业技术创新桥梁,助力我省“五大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源头活水”。
省科协作为活动牵头部门,在各地市组织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动员全系统的力量,主动服务、搭建平台,发挥优势、多措并举,事后跟踪、成果共享,积极探索院士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方式,成效显著。
2015年,我省院士专家服务地方发展活动前期共征集42家企业、26个专业类别问题需求184项,邀请冯守华、杨秀荣院士为代表的45位专家先后对四平、白山、通化等地区的35家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宏观指导、技术咨询、学术讲座和实地对接,解决矿产冶金、人参、医药、农特产品、矿泉水、旅游、食品产业、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9类问题需求112个,收集专家反馈意见建议150条,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两个,举办学术报告会5场,为地方、企业、专家搭建“产学研用”交流、沟通、合作的平台,受到地方政府、需求部门和企业的欢迎。
搭建平台
院士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活动的初衷,就是充分发挥我省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人才、科技、智力向经济社会建设一线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振兴。
“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省科协始终致力于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服务平台,不断扩大院士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覆盖面。”省科协副主席曹军向记者介绍。
四平市作为我省的农业大市、资源大市,在新形势下产业该如何布局?经济怎么看?企业怎么干?针对这些问题,省科协高级专家团队先后3次深入四平,还特别邀请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先后率领9个全国学会的35名高级专家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对接项目,为产业布局出谋划策,围绕四平产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团受到四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他们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
白山地处长白山腹地,资源优势明显。8月,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冯守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杨秀荣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等十几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高级专家,带领7个调研组分赴各地,针对矿产业界新材料、人参、医药、农特产品、矿泉水、旅游等6大产业需求,深入6个县(市、区)的企业,提供宏观指导、决策咨询和学术讲座。
通化市特产丰富,医药健康产业发达。2015年10月,来自中科院应化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所、吉林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9名高级专家分成7个调研组,分别深入通化医药高新区、东昌区、二道江区、通化县、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等地,详细了解了企业产品的原料质地、生产流程、技术工艺和研发团队,与企业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实际困难。此行为当地恩维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雪兰山葡萄酒业等企业提供宏观指导、决策咨询和学术讲座等服务。
2015年,院士专家团先后深入到辽源、四平、松原、梅河口、公主岭、榆树等地,与80多家企业开展实地对接活动,为地方经济“把脉问诊”,为解决企业科技难题“牵线搭桥”。最终,冯守华院士团队与吉林省凯禹生物质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联系;中国工程院江亿院士团队与四平市建立合作关系,带动了四平换热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注重服务
“做好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说起科协的作用,曹军如是说。
“为院士专家服务,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为对接服务”,曹军强调,各级科协都着力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以深入调研、“互联网+”等方式,了解地方产业发展状况、搜集企业需求,密切与各领域专家的联系,及时将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反馈给行业专家,当好桥梁纽带,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实效。
为了吸纳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扩充“智库”,省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举荐人才通道作用,将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吉林省优秀海外归国人才等人才资源,纳入到院士专家信息库中。目前,院士专家信息库中有两院院士24名,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及信息、农业、生物医药、工程与材料、资源与环境等工程技术领域专家约300名。
为了了解地方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帮扶,省科协工作人员提前“做功课”。一年来,他们多次深入通化、白山、四平等地,深入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和服务项目征集,走访了50多家企业,征集包括城镇规划、技术服务、技术创新、项目合作研发等150多项,分类将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反馈给专家。
为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2015年,省科协将四平地区作为工作试点,确定伊通、梨树、四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区,根据示范区主导产业及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企会协作创新联盟、“海智计划”基地等服务载体,开展项目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促进科技资源有效汇集和利用,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作为企业与院士专家合作共赢的示范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院士专家工作站无疑是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为推动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在科协经费有限的条件下,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每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万元项目资助。自2012年以来,全省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联系汪尔康、王家骐、石元春、冯守华、杨秀荣等进站院士11名;建立专家工作站26个,进站专家146人。
促成对接
政府搭台,科技“唱戏”。
只有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明确了地区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求实效,专家团根据各地企业的需求情况,随时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对接。对接中,不但理清了企业的发展思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难题,而且开出了不少合作的“花朵”,有的已经结出“硕果”。
在六道江镇东村的香菇产业园,企业拥有自己的菌棒,每年能生产大量香菇,然而深加工产品只有菌酱,企业一直在尝试延伸产业链条,但技术瓶颈始终未能打破。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卢敏建议公司实施产品深度开发,提取香菇内的多糖成分,充分利用其药用价值。
“与专家的交流让我茅塞顿开,这一天可能改变公司的发展史。”认真听取了吉林大学相宏宇教授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后,通化医药高新区一位被微生物发酵问题困扰许久的企业家连连慨叹。
省农业机械学会与四平隆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会企”联合开发“2BSM—2”免耕精密播种机合同,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图纸、工艺工装、试验推广、操作培训。该项目已生产出6台成品精密播种机推向市场,农民使用反映良好。项目计划2016年生产500台,预计产值3000多万元。
中国国土经济、中国复合材料、中国纺织工程、省农业机械等4个学会的北大、北航、省农研院专家分别和四平市政府、4家企业签约,达成2个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7月份的松原之行,吉林农业大学专家到乾安县乾羊农牧业公司开展实地对接,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并将该企业作为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实验基地,进一步推动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发展。
谈到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杨秀荣院士说:“我们将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培养创新科技人才等领域联合协作,为企业发展献智助力,帮助企业培育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其快速、科学、有效、协调发展贡献力量。”